首页 > 金属 > 知识 > 重大误解是错误的一种对还是错,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句话对还是错

重大误解是错误的一种对还是错,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句话对还是错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3-07 18:24:37 编辑:问船数据网 手机版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句话对还是错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句话对还是错

2,民法上关于重大误解的定义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1988年4月2日法(办)发<1988>6号) 71 、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认识错误,是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因此造成重大损失的,认定为重大误解。

民法上关于重大误解的定义

3,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构成要件:(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这类合同多是由于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或交易经验而造成的,从而导致合同与当事人自己的真实意思相违背.(2)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如果仅仅是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且并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不应作为重大误解。同时,对订约动机的判断错误也不应构成重大误解。误解必须是对合同的内容发生误解,并导致了合同的订立;同时,误解还必须是重大的。所谓重大的确定 ,既要考虑误解者所误解的不同情况,考虑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此给当事人造成的不利后果。(3)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合同一旦履行,将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损害。(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误解 ,当事人将不会订立合同或虽订立合同但合同的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合同订立和合同条件无因果关系的误解,不属于重大误解的合同。

重大误解的表现形式

4,是重大误解还是不当得利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重大误解是由于行为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并且是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存在重大误解,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且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而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使一方得利而一方遭受损失。可以视情况具体分析
重大误解汇款能否构成不当得利,需要参考以下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构成不当得利应当下面四个要件: (1)一方获得利益; (2)另一方受到损失; (3)取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一方获得利益没有合法依据,其合法依据既包括法律的规定,也包括合同的约定。 重大误解行为是指行为人因为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以及标的物的品质、质量、规模等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的行为。重大误解强调误解人的责任,不当得利强调不当得利人的责任。 重大误解行为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权,但受到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文章TAG:重大误解是错误的一种对还是错重大误解错误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